端午節即將到來,粽葉飄香,令人垂涎,目前市售粽子各式各樣,其熱量因內餡種類、烹調做法及不同地區之特色而有所差異。大致上來說吃一粒「肉粽」,約等於正常成年女性1餐的熱量,粽子屬於高油、高鹽、低纖維食物,而粽子主要成份是糯米,黏性較高且不好消化,吃太多容易造成腸胃不適,因此享受美味掌握以下原則即可健康快樂過端午。
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蘇慧娟營養師教民眾吃粽子的小撇步:
1.食材的使用上應花點巧思,例如:盡量選用『瘦肉』、『雞肉』、『豆製品』來取代肥肉較多五花肉以減少熱量吃得健康。
2.內餡以醬料醃漬後,可以『滷』的方式取代用『油炒』,降低多餘油脂攝取。
3.可多選用『蔬菜』入粽,如洋蔥、香菇、竹筍、紅蘿蔔...等增加纖維質攝取。
4.包粽子的糯米可混加『五穀米』、『紫米』、『燕麥』或『黃豆』,不僅降低熱量同時所含維生素及礦物質比糯米豐富,另外可減少胃腸功能不適症狀產生。
5.吃粽子時,沾醬如醬油、蕃茄醬、甜辣醬......等,都是含鈉量高的調味料,建議調味料用量要稀釋後再添加蒜末、薑末調味,可避免過度添加調味料攝取。
6.吃粽子同時盡量搭配燙蔬菜或蔬菜湯,餐後可去散步幫忙消化。
7.與家人分享或粽子包小一點也是減少熱量攝取的方法之一。
8.享用美味的粽子後,可喝自製不含糖的茶飲,如綠茶、紅茶、麥茶、山楂茶......等,以去油解膩、幫助消化。
9.糖尿病患遵循營養師建議份量攝取,並實際執行食物代換,血糖就不會失控制。甜粽或沾糖吃的鹼粽對於血糖的影響較直接,要特別注意吃的量或以代糖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