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東台灣的偏鄉成功鎮上,住著一對年邁的原住民老夫妻,老人彼此相互照護,某日夜晚,老太太突然覺得身體不適,胸痛伴隨著頭痛、發燒由老伴陪同至台東醫院成功分院就醫,並送至台東醫院住院觀察。就在當晚,老太太隨即出現低血壓、休克等狀況,經診斷為敗血性休克,情況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插管(氣管內管)繼續觀察。
當老太太甦醒過來後,發現自己無法說話(口腔插管)、無法自行活動(保護性約束著),親密的老伴也不在身旁,周圍都是陌生以及夾雜的此起彼落的儀器聲,顯現出緊張與不安,加護病房護理師感受到老太太的焦慮不適,趕緊放下手邊的工作,雙手緊握著老太太的手,細心的解說老太太的病情,以及昨晚發生的情形,雖然老太太無法言語,也聽不太懂國語,但在護理師安撫下,緊張的精神與神情明顯緩和許多。
為了有效緩解老太太的焦慮不安,我們加護病房護理長彈性的視狀況,增加老太太的老伴探視時間,除此之外,遠在外縣市的國內子女們也都趕到了加護病房,透過主治醫師、加護病房專責醫師、呼吸治療師、營養師、社工師及護理師等醫療團隊的家庭會議諮詢,讓老太太家屬們能清楚知道病人的治療方針與未來的照顧方式,在加護病房住院期間,老太太聽著隨身聽傳來熟悉的母語歌曲,護理師甚至抽空幫老太太修剪指甲、雙手泡溫水,不斷的鼓舞與打氣,請老太太加油~這樣的溫馨畫面也透過通訊軟體傳送給暫時無法回國的女兒,以解女兒的孺慕之情,那時適逢母親節,護理師也因為老太太在加護病房內無法與家人同聚,用祝福的心情,親手製作了一枚康乃馨胸針送給老太太,並祝福她老人家早日康復及母親節快樂。
在台東醫院加護病房醫護團隊的努力之下,老太太終於順利脫離氣管內管,轉至普通病房,但她喜悅的心情始終掛在臉上,直到出院。
台東醫院表示:病人住進加護病房,多半處在生死攸關的極大壓力下,一定非常惶恐無助,此時最需要家人的支持與醫護人員的關懷與照顧,台東醫院本著人性關懷的角度,不止在醫療上用心照護,更要在心理上、情緒上有彈性的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,〝加護病房〞不再讓人覺得是冷冰冰的單位,而是一個像家一樣有溫暖感覺的地方,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