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案例]:3歲的小寶發高燒已經3天了,伴隨有一點咳嗽、流鼻水,以及拉肚子的症狀,退燒時精神活力尚可,以為是一般感冒。奇怪的是,一般感冒差不多3天就要退燒了,小寶到了第4天卻還在發燒,而且眼睛開始變得紅紅的,嘴唇和舌頭也變得很紅,讓家人很擔心。醫師懷疑是川崎症,決定先住院觀察,後來其它川崎症的表現陸續出現,而確定診斷。
發燒是兒童生病很常見的症狀,一般感冒大多燒2-3天,有些病毒會燒 7-14天。川崎症起初常常被認為是一般感冒,因為它的其餘症狀往往幾天後才出現,當一個孩子發燒較久,又出現眼睛紅、草莓舌、手腳紅腫或身上的紅疹,就必須懷疑川崎症的可能。
八成川崎症患者小於5歲,川崎症是全球都可見的兒童急性發燒疾病,發生率在亞洲小孩較高。病因目前不明,但可能是和感染相關,大約80%的患者年齡小於5歲。
川崎症的診斷條件是持續高燒5天,並包括以下5種症狀的其中4種以上:(1)雙眼眼白充血但分泌物。(2)嘴唇鮮紅,出現草莓舌。(3)單側頸部淋巴結腫大。(4)身體出現紅斑。(5)手掌與腳掌發紅腫脹。所以發燒4天時,就應該留意相關症狀。
川崎症會造成心臟的冠狀動脈炎,若不治療,20-25%的人會有冠狀動脈異常,可能出現動脈瘤及血栓,時間久了,血管壁可能因纖維化而狹窄或阻塞。小於1歲的嬰兒最常出現此異常,及時給予免疫球蛋白,可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發生,使用阿斯匹靈,則可以預防血栓產生,85-90%病童接受免疫球蛋白後,很快退燒,其它症狀也很快消退,免疫球蛋白從診斷當天開始,總共給2天,阿斯匹靈則和免疫球蛋白一起給,沒有冠狀動脈病變的兒童,阿斯匹靈要吃6-8週,有冠狀動脈病變的兒童,則持續吃到心臟超音波正常為止。因為冠狀動脈的變化,在發燒後10-21天會達到高峰,所以出院後第2週就應回心臟科門診追蹤。
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之後,活性減毒疫苗須延後11個月注射。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的兒童,若感染流行性感冒或水痘,會有雷氏症候群(肝腦病變)的風險,建議家長每年讓小孩接種流感疫苗,若服用阿斯匹靈期間,須接種水痘疫苗,或得了流感或水痘,可考慮暫時以別的藥替代阿斯匹靈。
大部分得到川崎症的人,若及時接受治療,都會回復正常,因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,已將冠狀動脈病變的機率降到5%以下,若冠狀動脈僅輕微擴張,或只有小的動脈瘤,90-95%的病童在 1到2年內都會恢復正常;若中等程度的動脈瘤,則只有30-50%會在2年內恢復正常,若是大動脈瘤,則幾乎不會恢復,需要在心臟科持續追蹤,並視情況接受進一步檢查。
部立台東醫院小兒科黃詠嵐醫師提醒家長,若孩子發燒3天以上,還是儘快帶去醫院給醫師檢查一下比較好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