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、血壓、體重、腰圍、血脂,是診斷代謝症候群的指標,數值還沒有達到慢性疾病標準,卻是慢性疾病發生前警訊。以下五項個危險因子有三項以上者即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:
危險因子
標準值
一粗
體重過重(BMI>24)
成人身體質量指數(BMI)計算法(標準值:18.5-24):
BMI=體重(公斤)÷身高平方(公尺)
腰圍肥胖
(男>90公分,女>80公分)
標準值:
男<90公分(35吋),女<80公分(31吋)
二高
空腹血糖值偏高
(>100mg/dl)
空腹血糖標準值 血糖偏高 糖尿病
80-99mg/dl 100-125mg/dl >126 mg/dl
血壓偏高(>130/85mmHg)
正常值 高血壓前期 高血壓
<120/80mmHg、120-139/80-89mmHg、>140/90mmHg
血脂
異常
膽固醇偏高(>200mg/dl)
標準值:<200mg/dl
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
偏低
標準值
男>40mg/dl、女>50 mg/dl
異常
男<40mg/dl、女<50 mg/dl
三酸甘油脂偏高
<150 mg/dl
預防代謝症候群,從生活、飲食型態改變做起:
一、健康飲食概念:
日常飲食應選擇各類食物,不偏食也不過量。選擇當季的應時生鮮蔬果,新鮮營養又物美價廉。
減少食用加工製品,且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、高纖。注意營養均衡,每日攝取足夠的六大類食物
二、生活型態改變:
1.能站就不要坐,能做就不要躺,多走路少坐車,上下樓少搭電梯多走樓梯,走路是最好的運動,不花錢,安全又隨時隨處皆可做
2.養成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時間,且運動時間可以累積(早上10分鐘、下午10分鐘、晚上10分鐘),運動的時間長短與強度,視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而定,要運動到微喘,可以與人交談,但無法唱歌的程度,方可達到有效的運動
3.有家人與朋友的參與,運動效果會較好且較持久
4.學習舒緩壓力自我調適的方法
若不想成為慢性病的候選人,也不想成為下一代的負擔,則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,不僅要吃的健康,且要把運動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,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美麗彩色的人生。